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
CASE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成功案例

Title
昭通文化匠人“在”云南文博会……

发布时间:2025-09-29 11:31:34    作者:小编    点击量:

  近日,在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2025)(以下简称“云南省文博会”)上,昭通文化匠人积极展示产品,讲述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苹果木梳的造型很受欢迎,大多数观展游客第一眼就会看到它。”镇雄木雕巧匠岳波对他的创新作品感到自豪。

  镇雄泥塑展台以“土味”出圈,泥塑的昭通苹果、洋芋等作品栩栩如生。“镇雄泥塑技艺传承百余年,已历六七代人。”镇雄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刘文全表示,通过创新开发,他的作品兼具实用性与亲民价格,如龙头香炉可燃放蚊香、檀香。目前刘文全已开发白尔泥茶壶、茶杯及香炉系列等百余种产品。

  一錾一凿守初心。“真正的非遗,不能复制。”展台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张海手起錾落,石屑飞溅,现场展示他的石雕技艺。他坚持“一石一品”,百件作品件件孤品。张海创作前从不画稿,只在心里“打腹稿”,切割机粗定轮廓后,便直接在石头上进行雕琢。他参展的石壶常被围观,深受观展游客喜爱。

  “朱提银历史很悠久,用它做的饰品很精美,我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借此次展会把我们的朱提银推向全国。”展会上,一直有观展游客前往展台,向他咨询朱提银技艺。刘光兵不仅具有系统完整的朱提银冶炼经验,更形成了独具风格的“鲁甸刘氏朱提银传统技艺”,其展示的朱提银工艺品和饰品成为宣传朱提银文化和技艺的窗口之一。

  巧家马树红毡传承人赵久金参展后,还计划进一步扩大工作室规模,并通过直播宣传产品。“云南省文博会为马树红毡带来显著宣传效果,客户络绎不绝前来参观、咨询,我倍感振奋。”赵久金说。除了传统的毡制品,他还制作了帽子、桌毡、挂件、地毯等文创产品,不少观展游客走过都会拿起帽子试戴。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2026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45599101